當前位置:潮流男>品質生活>內科>

非藥物治療肺結核簡介

潮流男 人氣:2.86W

非藥物治療肺結核簡介

近年,由於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保健方針,肺結核的發病率已逐漸降低;又由於開展普查工作,能夠及時發現病人,使其得到合理的內科治療;加以療效較佳的抗結核藥物相繼問世,因此需行外科治療的病人日見減少。但仍有少數病人,由於未獲得及時和適當的內科治療,或因細菌產生耐藥性,致使藥物治療不能收效,而需行外科手術治療。

外科治療僅是綜合療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切除損壞嚴重的灶,或使病變肺組織萎陷,促進其癒合。手術本身往往不能消除所有的灶和結核菌,因此在手術前後應特別重視抗結核的全身療法(應用抗結核藥物,注意休息和營養等),方能提高治癒率,防止和減少手術後併發症或病變復發。

外科治療目前最常用的是肺切除術,其次是胸廓成形術。至於其他種類的萎陷療法(如膈神經壓榨術、胸膜外或骨膜外填充術)和空洞引流術等方法,近年來已很少應用。

肺切除術

肺切除術治療,是將遭受嚴重破壞難以恢復的病肺切除,始於19世紀晚期。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由於手術死亡率和術後併發症發生率甚高,因此未獲推廣。直至本世紀40年代,鏈黴素(1944)、對氨柳酸鈉(1946)和異煙肼(1950)等有效的抗結核藥物相繼問世,使感染在手術前能夠得到侷限和控制,使殘留病灶在手術後能得到治療,加以臨床醫生對呼吸迴圈生理認識的不斷提高,手術和麻醉技術的改進等,該手術才得以推廣應用,並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使90~95%的病例獲得成功,手術死亡率僅1%左右。

【手術適應證】

(一)空洞型乾酪樣變溶解液化後經支氣管排出形成空洞。如經正規內科治療長期不閉合,特別是痰菌持續陽性、周圍有堅厚纖維組織的厚壁空洞、有支氣管病變而引流不暢的張力性空洞、直徑大於3cm的巨大空洞,以及萎陷手術不能奏效的下葉或近肺門處空洞等,應及早考慮肺切除術。這是具有消滅感染源、防止擴散的積極預防意義。

(二)毀損肺一葉或一側肺有廣泛的纖維乾酪樣病變,常伴有結核性和散在多個小空洞。該葉或該側肺基本上已失去呼吸功能,多痰、咯血且長期痰菌陽性。如對側肺無明顯活動性變,肺功能和全身狀況許可,應根據病變範圍作肺葉或一側全肺切除。

(三)結核性或狹窄為支氣管內膜結核的後遺症。如反覆咯血、痰菌陽性或發生肺不張,需手術切除病肺。

(四)結核球其病理改變主要是包裹性乾酪樣壞死組織或結核性肉芽組織。如直徑大於2.5cm,不能排除肺腫瘤,或痰菌陽性者,應手術治療。直徑較小、無症狀、痰菌陰性和有條件進行定期隨訪檢查者,不必手術。

【手術禁忌證】

(一)計劃行肺切除範圍以外的肺或支氣管有活動性變者。

(二)身體其他部位(腎、骨等)另有灶,雖經抗結核治療,但仍未能控制者。

(三)肺及其他臟器功能不能耐受手術者。#p#副標題#e#

胸廓成形術

胸廓成形術或稱胸廓改形術,是一種萎陷療法,即通過切除病肺相對應的部分肋骨,使胸壁內陷,病肺受壓縮而萎陷,使其得以靜息,有利於組織癒合和促進空洞閉合。同時,萎陷處血液和淋巴迴流減緩,可減少毒素吸收,且區域性相對缺氧,不利於結核菌繁殖。胸廓成形術是鏈黴素等抗結核藥物問世之前較為常用的和行之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法。近30多年來,國內外廣泛開展了肺切除術治療,並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因肺切除術較之胸廓成形術具有術後康復較快、不出現胸廓畸形等優點,故常為病人和外科醫師所接受。但對於需要外科治療而不適於施行肺切除術的病人,胸廓成形術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術方法。因此,兩種手術既有其共同的適應證,又各有其特殊的適應證。

【適應證】

(一)一側上葉肺有慢性纖維空洞或大片纖維乾酪病變,痰菌陽性,下葉亦有病變者。此種病例如行肺切除療法,可能需作全肺切除,肺功能損失太大,且亦需附加胸廓改形術,以減小胸內殘腔;如僅行上葉切除,也需附加部分胸廓成形術,以防下葉病灶因肺過度膨脹而惡化。

(二)雙側上葉慢性纖維空洞,可考慮分期作雙側胸廓成形術。

(三)一側毀損肺,對側無病變或病變已穩定,雖亦可作肺切除,但如病人一般情況欠佳,或估計肺切除有困難並有較大危險,可考慮施行胸廓成形術。

【禁忌證】

(一)滲出性或浸潤性病變為主的。仍應採用以藥療為主的非手術療法。

(二)痰多或反覆咯血、或為張力性空洞的合併支氣管變者。

(三)厚壁空洞、下葉或靠近縱隔的空洞。

(四)結核球。

(五)未成年病人。術後會發生明顯的脊柱側彎畸形。